Skip to main content

A 股红利

红利指数

近几年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不断出台,特别是新“国九条”指引公司加大分红力度。这相当于扩大了红利策略的选股范围,有助于红利低波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不计股息的话,长期(10 年)持有沪深 300 的年化收益在 5.3%左右。如果计入股息(平均以 2.5%来计)。那么从历史数据看,沪深 300 的年化收益(含股息)在 7.8%左右。

从 2004 年 12 月 31 日到 2024 年 11 月 27 日,在接近 20 年中,红利指数的整体回报率为 438.0%,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为 8.8%。这个数字看似普通,但是当我们加上股息回报以后,会发现红利全收益指数的 CAGR 达到了 12.6%,在 20 年中的累计回报达到 969.3%。

截至 2024 年 12 月 12 日收盘,15 只指数及其全收益指数(标了黄色底纹的都是其相关指数的全收益指数,代表了红利再投后的收益率)按照近十年年化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:

image

我选取了市场上 229 支被动基金追踪的全部 40 个指数。它们大致可以分成四类:

  1. 普通红利:编制规则基本只考虑股息率,如最有名的中证红利与上证红利;
  2. 国央企红利:在国央企中选取高股息股票,如国企红利与央企红利;
  3. 红利低波:在红利的基础上选择波动率低的股票,如红利低波和红利低波 100;
  4. 其他红利:各具特色的“红利+”指数,如红利质量和红利价值。

追踪不同红利指数的基金数量差别很大,我一般喜欢在高评级指数中选择追踪数量多的。有竞争就有压力,这样红利基金管理往往更好。这里我认为相对良好的是:中证红利(28 支)和红利低波 100(25 支)。

投红利,就是投分散与稳定,不要只看收益,不然容易出问题,我未来的预期就是 6%+!现阶段而言,我心中最好的五星红利指数是:中证红利(000922)与红利低波 100(930955)。

为什么红利低波(H30269)作为一个高收益、低波动、长期表现好的重要红利指数在我这里只拿了三星。原因很简单,它的金融行业占比接近 50%,违反了分散的重要原则。

img

红利低波(H30269):选取 50 只流动性好、连续分红、红利支付率适中每股股息正增长以及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。2013/12/19 发布以来年化涨跌幅 8.11%,有数据以来全收益年化涨跌幅 12.95%。更老牌、久经考验,选股条件更严苛,经历 2015/16 牛转熊收益仍然非常可观。

红利低波 100(930955):选取 100 只流动性好、连续分红、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,2017-05-26 发布以来年化涨跌幅 2.44%,有数据以来全收益年化涨跌幅 6.82%

红利在熊市时也是会大幅回撤的。红利板块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高估。如果出现了股息率低于 3.5%的情况,这时候减仓一般可以躲过后续回调。不过观察近 10 年红利低波的股息率变化,也就出现过 2 次,分别是 2015 年 6 月和 2017 年底。其他时候,只要股息率还不错,就可以一直持有,加上低波动的抗跌效果,期间即便下跌,预计也是相对温和的,不会剧烈崩盘。

image

红利质量

A 股市场,价值、红利、低波、质量、现金流因子往往存在超额收益,以后大家投资基金时,可以多关注一下这五个因子。之前文章给大家介绍过的红利质量、龙头红利 50、红利潜力、自由现金流等指数,都可以归类为红利+质量。

由于中证红利质量更为偏向成长,尽管这使得中证红利质量在 2022-2023 年这样的极致防御风格行情中跑输了中证红利,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中证红利质量在 2019-2020 年这样的成长风格行情中则表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。

大家一般性的会认为,红利+低波才是能涨抗跌。但实际上,中证红利质量在回撤控制方面不输红利低波,收益方面就更加优秀了。这应验了那句古话“个股质地好是最好的防御手段”。

img

红利策略自 2021 年 2 月起跑赢大盘,持续约 4 年;同期,质量风格则持续跑输大盘。不过展望后市,我倾向于看好质量风格重新回归。当然,市场风格其实是非常难判断的,投资者也很难把握风格轮动,中证红利质量 ETF(159209)在风格、行业、市值等方面都比较平衡,兼具"高股息+高质量"双重属性,更适合普通投资者,适合作为底仓型基金配置,适合长期持有和定投。

红利质量(931468)和中证红利质量(932315)过去几年的历史表现,是远不及其他纯红利类指数的。红利质量作为介于红利和成长之间的一类指数,过去几年虽然未曾跑赢红利,但大幅跑赢成长,期间呈现区间震荡的表现,这表现得相当不容易。6 月 23 日以来这两只红利质量指数的表现,其分别上涨 21.54%和 17.88%,大幅超越了同期纯红利类指数,而且这两只指数近期都创出了历史新高。

中证红利质量指数(931468)是在 2020 年 5 月 21 日发布,当时恰逢大盘成长行情如火如荼之时;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(932315)则发布于 2024 年 7 月 8 日,而这时则是红利风格大行其道。各自的编制规则是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记的。

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尽管编制当中提到了红利,但对股票红利属性的界定是非常弱,没有任何股息率的要求,整体偏大市值,隐含着选择市面上大盘成长公司的目的,正好符合 2020 年基金抱团的偏好。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对股息率的考量就要重了很多,正好符合 2024 年大熊市红利策略更优的背景。

低费率

img

场内和场外

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 ETF 近 6 个月收益率 6.49%,场外基金收益率 6.12%,场内外收益差 0.37%;如果延长到 1 年、3 年、5 年,场内外收益差会更大。

主要原因就是:资金利用方式不同。场内基金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用于追踪指数,所以他的收益率和指数非常接近,而场外联接基金只会把 95% 左右的资金用于追踪指数,其余 5% 用于应对随时的赎回和其他费用支出。

场内基金的综合费用也是低于场外基金的。

image

自由现金流

纵观海内外投资大师,寻找现金流充沛、赚钱能力突出的公司是他们始终如一的理念。自由现金流反映的是企业在满足日常运营和必要投资后,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。没有自由现金流就没有分红的基础,自由现金流是“红利之母”。自由现金流多的企业不一定高股息,而高股息的企业必须以自由现金流为支撑。企业常常利用折旧摊销、应收账款把净利润做得非常漂亮,但实际手上没钱,既给不了股东分红也没钱扩张经营。而自由现金流能够有效过滤掉这些财务手段。

按照近一年自由现金流率从高到低排序,选取前 100 只证券构成指数样本。剔除了金融、地产这两个高杠杆行业,更贴近制造业产业链。而且季度调仓,及时把涨高的公司调出。首先你需要足够的自由现金流,而且还不能贵,所以选入的是真成长股而且还不贵的企业。红利指数强调高股息,低估值。这是非常稳健的选股方式。但是红利指数对于成长因子是关注不够的。

image

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(980092)2012 年 12 月 28 日发布,2013-2024 年累计涨幅 604.85%,年化 18.24%。

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(932365)2024 年 12 月 11 日发布,2013-2025 年累计涨幅 587.53%(回测),年化 19.28%。

富时自由现金流指数(FCFQCD)2024 年 7 月 29 日发布,选择成分股时,在自由现金流率之外增加了股息因子,这导致富时自由现金流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回撤,但是也减少了长期收益。

所有新的 Smart Beta 指数基金,之所以能推出,一定是因为它们在那个时间点的回测业绩非常优异。一只指数基金能面世,表明“此时此刻”它的历史回测业绩好。哪家基金公司会傻到推出一个回测业绩差的指数基金?哪个基民会傻到买一个回测业绩平庸的指数基金?

img

从 2012 年底至 2020 年底,指数涨幅和沪深 300 大致接近;真正爆发是从 2021 年初开始,把沪深 300 远远甩在了身后。2020 年 8 月出台的「三道红线」政策对房企进行了严格限制,导致相关行业持续低迷,沪深 300 指数中金融地产股比例较高,走势明显受到影响;自由现金流指数剔除掉金融地产,因此不受影响,而且指数重仓有色金属、煤炭等,踩中全球能源危机和俄乌冲突的风口,大宗商品涨价带来了较多收益。

从资产属性来讲,中证红利权重分散且均衡,属于防守型红利工具;自由现金流指数头部权重集中且弹性足,属于进攻型红利工具。红利低波主要考察流动性、股息率和波动率等指标,筛选的是高股息、低波动的个股,是典型的低估价值风格。从选出来的个股来看,主要分布于传统性行业,比如银行、交通运输、建筑、纺织等行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