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ETF

双重交易机制

ETF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双重交易机制

  • 申购:授权参与者(AP,通常是大型机构)可用一篮子股票(按指数成分股比例)加少量现金向基金公司换取 ETF 份额。这会增加 ETF 的总份额。
  • 赎回:AP 也可将 ETF 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,从而减少 ETF 的总份额。

这一机制确保 ETF 价格与净值(NAV)基本一致,避免大幅折溢价。

虽然个人投资者只能在场内买卖 ETF 份额(不直接影响规模),但交易活跃度会间接推动规模变化:

  • 需求增加:若 ETF 交易价格高于净值(溢价),AP 会申购更多份额并在场内卖出获利,从而扩大规模。
  • 需求减少:若 ETF 价格低于净值(折价),AP 会买入低价份额并赎回股票套利,从而缩减规模。

开放式基金规模直接由投资者现金申购/赎回决定。ETF 规模变化通过股票与份额的兑换实现,更高效且透明,减少现金进出对投资组合的干扰。

股票类 ETF

截至 2024 年末全市场共有 969 只股票 ETF 跟踪 391 只境内外指数。

宽基

沪深 300​:由沪深两市中规模最大、流动性最好的 300 只股票组成,A 股大盘股的代表,俗称“大盘”​​。

中证 500:剔除沪深 300 成分股后,总市值排名前 500 的股票,代表中盘股行情。

中证 1000:剔除中证 800 指数(中证 800 是结合了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的指数,覆盖大中盘股)成分股后,规模偏小的 1000 只股票,代表小盘股行情。

中证 2000​​:中证 1000 指数样本以外的股票。A 股微盘股的代表。

创业板指数:从创业板中选取市值大、流动性好的 100 家公司。

科创 50​​:由科创板中市值大、流动性好的 50 只证券组成,反映科技创新企业整体表现。成分股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,比如中芯国际(半导体制造)、金山办公(办公软件)、中微公司(半导体设备)等。 这些公司通常已经度过了初创期,商业模式成熟,盈利能力较强,是科创板的“压舱石”。

  • 科创 50:塔尖,规模最大、流动性最好的大盘蓝筹。
  • 科创 100:塔身,承上启下的中盘成长股。
  • 科创 200:塔基,规模偏小、潜力更高的小盘潜力股。

科创板成长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营业收入、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 50 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反映科创板具有高成长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。

  • 科创 50/100/200 是规模指数,它们的逻辑是按市值大小选股
  • 科创板成长指数是策略/因子指数,它的逻辑是按成长性指标选股

科创创业 50: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,选取市值最大的 50 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以反映两大板块中代表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。

北证 50​​:代表 ​​“专精特新”​​ 小巨人的整体表现。

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:由 MSCI 编制,从 11 个行业中选取 50 只龙头股,行业分布更均衡。是外资投资 A 股的重要风向标。

弹性最大的宽基指数是代表微盘股的中证 2000 指数,以及代表科技龙头的科创创业 50 指数(双创 50)​​。

行业

人工智能 ETF​:覆盖基础算力层+技术算法层+应用层,为 AI 提供算力的芯片公司、AI 软件算法公司、AI 应用公司。

半导体 ETF​​:覆盖芯片设计、制造、设备、材料、封装测试所有环节。芯片 ETF​​: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最高的芯片设计、制造环节。这两者非常相似,都旨在捕捉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机会。赌的是半导体国产替代和全球半导体周期。

作为科技股的核心,半导体行业具备极强的成长性和周期性,弹性十足。受全球半导体周期、下游需求(消费电子、新能源车等)和库存周期的影响巨大。景气度上行时,产品量价齐升,业绩爆发力强。上游的芯片设计(如韦尔股份、兆易创新),到中游的晶圆制造(如中芯国际),再到下游的封装测试(如长电科技),以及相关的设备(如北方华创)和材料公司。

科创芯片 ETF:既享受芯片周期的贝塔(β),又享受科创板高风险偏好的贝塔(β)。

机器人 ETF 是 AI 和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下游应用。核心逻辑是“机器换人”和“智能制造”。

军工板块的弹性主要来源于其独特的事件驱动和逆周期属性。对地缘政治冲突、国际关系紧张、重大武器装备亮相等事件高度敏感,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市场人气,形成脉冲式上涨。往往承载着强国梦等国民情绪,容易受到非理性资金的追捧。

新能源行业在全球“碳中和”大背景下,行业长期空间巨大,市场愿意为高成长性支付高估值。上游原材料(如硅料、碳酸锂)价格的暴涨暴跌,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,导致股价大幅波动。

稀土 ETF 人称国家战略资源 ETF,核心故事是邓小平那句名言:“中东有石油,中国有稀土”。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,是制造高精尖武器(导弹、雷达)、永磁电机(新能源车、风电)等产品的核心“工业维生素”。投资稀土 ETF,很大程度上是在赌政策的供给侧改革和资源的稀缺性。一旦政策利好(如宣布收储)或地缘政治紧张,稀土板块的脉冲式上涨行情会非常猛烈。稀土价格波动极大,公司业绩极不稳定,股价上天入地是常态。

稀有金属 ETF 不仅卖“稀土”,还卖“锂”、“钴”等其他新能源核心金属。整体与新能源产业景气度高度捆绑。同时,锂价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带来巨大影响。

跨境

投资港股市场的跨境指数进一步丰富,仅 2024 年新增覆盖 10 只指数,比如创新药、港股高股息标的是新增热门标的。

债券 ETF

2024 年 30 年国债 ETF 涨幅超过 20%,被市场戏称为“中国版纳斯达克”。

可分为三大类,分别是:利率债(国债、地方政府债、政金债)、信用债(公司债、短融 ETF、城投债)、可转债。

可转债 ETF

商品 ETF

17 只 ETF,跟踪的标的指数 5 只,分别是 2 只黄金指数和 3 只商品期货指数(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指数、上期有色金属指数、易盛郑商所能化指数)

货币 ETF

买卖货币 ETF 不但免手续费(交易佣金)而且免印花税。华宝添益(511990)和银华日利(511880)两只标的规模较大,流动性最佳。